信用+党建引领,提升基层信用治理“广度”。为提升基层信用治理的广度,落实为民服务新举措,市城市管理局把基层信用治理和党建引领紧密结合,在年初利用“支部联支部”活动开展基层大调研,发放问卷调查300余份,起草2023年度联建方案,制订了为群众办实事清单,与社区支部一道梳理了各项制度11项,把诚信建设结合起来,从最基本“三会一课”、谈心谈话、组织生活会、组织生活会等制度抓起,社区支部战斗力、凝聚力明显增强。
信用+便民服务,提升基层信用治理“暖度”。针对群众所需,为联建三个社区购置三台便民服务柜;供水公司出资5万元,解决群众集体上访的下水道堵塞问题;开展应急演练24场次、垃圾分类宣传7场次,信用宣讲6场次,送法律进社区2场次;针对北道口社区93套铁路住房大都是80年代建房,火灾隐患极大,局联建支部出资6万多元,购置328个灭火器,解决了灾难到来之时,不仅知道怎么“避难”,还懂得了怎么使用有效工具去“消难”。应急演练从过去“我们演、群众看,到现在群众演,我们评”可喜变化。
信用+环境治理,提升基层信用治理“美度”。鼓励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,激发群众志愿服务热情,积极开展“信用+环境治理”志愿服务活动,将占道经营、垃圾分类、小广告治理等纳入信用建设治理体系,对于做得好的商户进行信用加分。发动市民参与随手拍活动,让群众对基础设施、园林绿化、乱摆乱放、环境卫生等问题用手机随手拍照,上传到信阳市城市数字化管理微信公众号随手拍工作平台,对上传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并分解到辖区办事处处置,不仅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,还通过对参与的群众进行信用加分,实行话费奖励,大大调动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。
信用+网格管理,提升基层信用治理“精度”。将信用建设与网格治理工作紧密结合,常态化开展信用信息采集、社情民意收集、特殊群体服务、安全管理巡查等网格管理服务,不断推进“信用+网格管理”精细化发展。通过提高居民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,让更多的居民参与,组织网格员、志愿者发放宣传单等活动,鼓励网格内群众积极参加网格活动。聚焦环境卫生、园林绿化、市政设施、水环境等重点工作,按照“精准、细致、严格”的原则,以标准化、网格化、数字化、规范化的思路开展网格管理,细化城市管理空间、量化城市管理对象,规范城市管理行为、创新城市管理流程,真正做到聚民心、汇民情、解民忧。
信用+服务执法,提升基层信用治理“细度”。落实“城管执法进社区”工作,坚持以信用体系建设为载体,深化以人为本、执法为民的思想,巩固深化“强转树”专项行动,聚焦主责主业,主动融入社区信用治理,及时加强与办事处、居委会以及物业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,严格执法程序、规范执法行为,把服务做在前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,提升服务温度和执法力度,完善区、办、社联动机制,边探索、边总结、边提高,打通城市基层信用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,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。
下一步,信阳市城市管理局将进一步深化信用体系建设,将基层信用治理融入社区发展、城市文明创建、生活垃圾分类、城市管理执法等各项工作,让讲信用、守诚信深入人心,为基层信用治理“加油”,为群众幸福生活“加码”。